4月1日,阳光和煦,房县法院审判楼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在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十堰启明学校老师的带领下,9名师生走进法院,通过“沉浸式”法治体验课,于法槌起落间感受司法温度。
在办理家事案件的圆桌审判庭里,同时也是启明学校法治副校长的法官介绍道:“这个圆桌就像团圆饭桌,与家人的矛盾要像‘掰春笋’‘剥洋葱’般层层交心,亲人之间没有‘隔夜仇’。”学生们触摸着审判桌椅,揣摩着“家和万事兴”的涵义。据学校老师介绍,启明学校逾70%都是“家送生”,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管教无效的,经自行申请并由专门教育部门评估同意后,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参观刑事审判庭时,法警小胡通过和启明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有感而发,他拍着身边少年的肩膀说:“我们佩戴的警徽才几克重,但守护你们的责任重过千斤。”听到这话的孩子,偷偷低头擦拭着眼角。
在房县法院“正心阁”文化长廊,未成年人审判团队负责人赵毅在法治文化墙前招呼着师生们合照留影,他指着光影交织的走廊,“就像迷路时总有人举着灯——犯了错不要怕,但要记得朝着光亮改。”那位擦拭眼泪的男生突然抬头:“法官老师,我能摸摸法袍吗?”
“好多学生来之前以为是‘过堂审问’,刚跟我说‘没想到这么温暖’。”活动尾声,学生小雨(化名)在纸上画了棵小树苗贴在了法院正心阁的留言板上,“找回自我、向阳而生,我没有被放弃。”启明学校王校长在活动结束时也感慨道:“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训诫、矫治’,而是能照进心里的法治阳光。”
春日育苗助“新生”。自成立未成年人专业审判团队以来,房县法院始终践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看似冰冷的法律化作绵绵润泽的春雨。下一步,房县法院将全力推动“三教融合”审判教育模式落地见效,让法治种子在春日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