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与效率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近日,房县法院5日执结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既为受伤农民工讨回“救命钱”,又以信用修复助企重获发展机遇,生动诠释了“法护民安、法润商兴”的司法智慧。
伤者赔偿 刻不容缓
2024年4月,张某工地坠落致十级伤残。经调解,涉案公司承诺赔偿8万元,当庭支付3万后,余款5万逾期未付。因伤失能的张某,既要承担复查费用,又要供女儿读书,一家生计陷入困顿。2025年五一后,老张申请执行,“复查要花钱,娃每月要生活费……”一声声叹气浸着生活的重量。执行法官受理案件当日了解到张某家庭困境后,立即开通困难群体绿色通道——“农民工兄弟的急难愁盼,我们跑着解决!”
柔性促履 修复护航
5月10日下午,法官直奔涉案企业实地调查。约谈企业负责人时,法官告诉负责人李某,法院并没有将企业账户“一冻了之、一划了事”。法官递上失信预警告知,引导企业填写涉企经济影响评估表。“张某急需赔偿,但我们也知道企业亦有难处。”法官既讲张某复查的紧迫,也清楚地告知企业逾期的法律后果,更算“信用蒙尘”“招投标受阻”的经济账。“企业年初要发工资、项目要周转,我们理解。但守诺守信,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第一季度项目正等钱开工,耽搁了实在对不住!”李某坦言。五日后,15日上午,企业主动将5万赔偿款及1万违约金悉数支付完毕。
“半月后我们要竞标,企业信用能帮忙修复吗?”不让企业独自面对难题——法院执行局立即启动“即履即修”绿色通道,指导企业提交书面申请,当场向其开具信用修复证明,为企业扫除因涉诉带来的“失信阴霾”,以司法之力助企纾困。
再启新程 赋能营商
信用污点消除,企业重获生机。6月3日,李某致电致谢:“法官,我们中标百万项目了!”从执行到修复,再到中标,一条“法润营商”的链条清晰可见:5天执结劳务纠纷是“法护民生冲刺跑”,信用修复是“助商加速带”,既守住了农民工的“救命钱”,又保住了企业的“发展帆”。诗经《召南·甘棠》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今日司法护企,恰似甘棠遮阴,让企业在诚信土壤里扎根生长。
司法为民护权益,法护营商促双赢。5天执结的背后,是务实担当——既算民生账,也算发展账;既守法律底线,更谋善治长效。房县法院将始终以“甘棠遗爱”为鉴,让每一起执行案件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注脚,让司法的速度与温度,真正照进民生所盼、企业发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