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立案,今天就拿到了钱。效率真是‘杠杠的’!”今年2月,房县人民法院大木法庭快速反应、“非诉”挺前,加强释法说理,用时不到24小时便成功化解一起民事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评价,展现了“法院速度”。
张某和边某因某网络游戏“好友”身份结识。2024年8月25日,张某以“这两天没钱用”“有了就还你”为由通过支付宝向边某借款600元。十一期间,张某将600元通过微信转账转给边某,但边某当时并未收款。
后张某因学业紧张长时间未登录游戏,2024年11月26日,边某“感觉不对劲”,通过微信向张某催要钱时,发现张某已将其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拉黑删除,人也“消失不见”,好在边某知道张某身份信息。2025年2月19日,常住武汉的边某将起诉材料邮寄至张某户籍所在地房县大木法庭,大木法庭收到案件材料后,即通过张某户籍信息到其所在村委会,通过基层组织帮助联系上了张某父亲,并得知张某暂不在家的消息。法庭干警觉得该案属于小额诉讼,做通张某父亲的工作可能就能解决,遂主动上门向张某父亲释明案情和法理,张某父亲表态联系儿子确定情况如属实一定还钱。次日,法庭就接到了边某电话,边某在电话里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回来了!这速度,向法官们点赞!”
据悉,边某收到钱后立即申请撤诉,该案于一天内案结事了,实现“零诉讼成本、零执行程序”的“双零”解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