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军店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联合化龙堰镇综治中心、派出所、自规所,成功调处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
事端起
“你们看,他新建的这面墙占了我的地,必须得拆掉!”昝大叔第一次到法庭时拿着一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具的《调处意见书》气愤地说道。原来,昝家和马家相邻,为房屋边界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调解组织多次组织调解但收效甚微,两家谁都不肯让一步,无奈,调解委建议通过诉讼解决两家纠纷。
军店法庭主动前往化龙堰镇综治中心了解情况,经了解,昝某与其邻居马某的房屋边界问题经村、镇两级调解组织调解曾达成过协议,但如今不仅两人绝口不提协议内容,矛盾也愈演愈烈。
针锋对
考虑到如进入诉讼程序开庭进行审理,可能会让两家在法庭上更加“针锋相对”从而激化两家矛盾,法庭决定深挖矛盾纠纷根源,了解了昝某诉求,再听听马某一方怎么想。但法庭马上迎来的是“闭门羹”,马某闭门不出,拒绝与法庭见面并称:“让我拆墙绝不可能!我也不去你们那打官司!”通过持续走访,法庭工作迎来转机,法官在另一户邻居那里了解到“马某啥事还听他媳妇的”“他媳妇比较明事理”的情况,遂调转方向要到马某妻子的联系方式向其释法析理,并通过其妻娘家的基层组织劝导马某“至少让法官给你们评评理”。通过持续沟通、交流,马某终于同意在法庭的主持下,与昝某面对面进行调解。
解症结
“墙根往左40cm这里得让我砌个柱子,不然这面墙一拆,楼板没有支撑会出事。”马某手拿卷尺站在屋转角对蹲下查看的法官说道……渐渐地,在法庭的耐心调解下,马某最终承认自己是“多挪了一分,占了点隔壁的地”,表示愿意拆除超过边界的墙体,恢复通道的原状,但需要贴墙砌柱牢固根基,昝某二话没说连连点头同意。最终,马某与昝某在法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并当场前往化龙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签署了调解协议,同时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只见昝某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这一桩心事可算解决了!”
治前端
“军店人民法庭与社区、乡村紧密协作,在田间地头、街巷邻里化解矛盾,大量邻里纠纷、小额债务纠纷等就地解决,极大减轻了群众诉累。”化龙堰镇党委副书记唐家勇全程见证该案先行调解工作后说到:“近年来,通过参加座谈、观摩巡回庭审、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感受到人民法院办理好每一起民生案件的为民情怀,更感受到人民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