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凌晨,当最后一丝夜色隐入渐亮的天幕,房县法院执行干警已奔赴在执行路上,再次用脚步丈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守护社会诚信基石。
护薪保民生 事了人亦和
一份生效却未兑现的判决成了当事人赵某心头的“巨石”:2021年至今,李某拖欠其挖机作业款18000元已达四年之久。面对生效判决,李某仍心存侥幸,一再违约。
28日上午,执行干警将被执行人李某拘传。调解室内,法官从法理、人情角度双向剖析,一方面严正告知李某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一方面也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劳动者的不易。真诚的沟通缓和了两人因工程量争议产生的矛盾,李某当场筹款履行,赵某亦感动于法院干警的倾力协助和李某的转变,放下了心中芥蒂,同意免除李某违约金2000元,这场欠薪纠纷最终以“双赢”的方式圆满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联动破坚冰 调解化干戈
2023年,王某驾驶摩托车不慎将行人吴某撞倒,致其十级伤残。2025年3月,法院判决王某赔偿吴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84000元。判决生效后,王某未能履行。28日集中执行行动中,考虑到吴某年逾七十且因伤行动不便,执行法官转变思路,从“坐堂办案”变为“送法上门”,将调解现场“搬”至老吴家门口,邀请村干部一起联动协调。
调解过程中,执行干警了解到王某确有履行意愿但经济困难,村委干部也清楚申请人吴某希望早日案结事了的迫切心愿。于是,执行干警不仅讲清拒不履行的法律风险,也从情理角度引导王某正视吴某年迈伤残的困境;村委干部则从乡邻和睦角度出发,着力消除双方对抗情绪。最终,吴某体谅王某的实际困难,自愿放弃部分赔偿款,王某也当即筹措资金,一次性支付63000元,这场历时两年的纠纷在两人“家门口”妥善化解,是“枫桥经验”在执行工作中的生动实践。
此次行动涉及案件12件,当天共拘传被执行人12人,当场履行13.5万元;达成执行和解5件,和解金额60.5万元;执行完毕案件5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人。
夙兴夜寐,执行无悔。房县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织密联动网络,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执行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奋力将人民的“权益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